動物實驗室的設計布置要點
動物實驗室也叫實驗動物房,它是指適宜于飼養、繁育實驗動物的建筑物。這類建筑應具有特定的環境要求和實驗手段,以保證動物的品質和實驗研究的準確可靠性。根據對微生物的控制程度可分為:開放系統、屏障系統和隔離系統。
動物房一般環境因子控制范圍
(1) 溫度 目標值為21-27℃。藥典規定為17-28℃。可因動物品種而不同。
(2) 濕度 45%-55%。衛生部規定為40%-60%。
(3) 氣流速度 10-25cm/s。避免直接吹風。
(4) 換氣次數 6-15次/h。新風為2/3。
(5) 氣壓 潔凈區正壓,感染區負壓。
(6) 環境潔凈級別 一般動物飼養室大于100000級。
(7) 照明 150-300lx(人工照明)。
(8) 噪音 40-50dB(無動物時),有動物時為60 dB,衛生部規定小于70 dB。
(9) 臭氣 氨20ppm。
動物房設計的基本要求
(1) 選址 僻靜、衛生
(2) 布置 分為準備區、飼養區、實驗區。要求人流、物流、動物流分開(單向流程);要求凈化、滅菌、防蟲。
(3) 建筑 要求有潔凈走廊,飼養室,污染走廊以及其他各室。
(4) 空調系統 有可控制的溫度和濕度、氣流速度和分布,有一定的換氣量和氣壓。
(5) 照明 無窗動物房使用熒光燈,有窗動物房可安裝玻璃窗,以濾去紫外線。要求12h亮,12h暗。
(6) 供水 有飲用水和精制水。
動物房的設置
根據不同種類和不同級別實驗動物的需要,建立相應設施的動物房、活動場所和相應的輔助用房。場址應選在能保持安靜、清潔、無不良外界影響的地方。
動物房必須光線充足、通風良好、地面整潔,不積水;頂棚、墻壁要易于清潔、消毒;外墻、屋頂、頂棚、門窗及通外面的管道等必須杜絕外界動物、蚊蠅及其它蟲害鉆入。室內溫度控制在18-29℃,相對濕度40%-70%,噪音60 dB以內。
籠內動物密度不能太大,要有送風、排風、降溫及保暖設備。必須有專用的排污、排水設施,防止病原擴散。各種籠具要定期清洗消毒,墊料須經高溫高壓或藥物消毒并及時更換,使室內氨濃度在15 mg/m3以下。
根據不同種類和不同級別實驗動物的需要,建立相應設施的動物房、活動場所和相應的輔助用房。場址應選在能保持安靜、清潔、無不良外界影響的地方。
動物房必須光線充足、通風良好、地面整潔,不積水;頂棚、墻壁要易于清潔、消毒;外墻、屋頂、頂棚、門窗及通外面的管道等必須杜絕外界動物、蚊蠅及其它蟲害鉆入。室內溫度控制在18-29℃,相對濕度40%-70%,噪音60 dB以內。
籠內動物密度不能太大,要有送風、排風、降溫及保暖設備。必須有專用的排污、排水設施,防止病原擴散。各種籠具要定期清洗消毒,墊料須經高溫高壓或藥物消毒并及時更換,使室內氨濃度在15 mg/m3以下。
動物實驗室設施區域的設置
動物實驗室分為三大區域:前區、飼養和試驗控制區、后勤區。
前區的設置有隔離檢疫室(應具備與動物級別相應的凈化級別)、值班辦公室、飼料室、一般走廊等。
控制區的設置有繁殖室、飼養室、實驗室、清潔物品貯藏室、清潔走廊、污物走廊、緩沖間等。
后勤區的設置有洗刷消毒間、環境控制設施、廢棄物存放及處理等。
動物實驗室區域的布置
當動物實驗室只涉及一種動物試驗時,其區域布置僅須考慮人流、物流能滿足潔、污分流并符合上述區域設置的要求即可。但是,應注意布置中將飼養、試驗、觀察各室分開設置,如熱源實驗室不得與飼養和觀察室設在一起,其他實驗室不得與飼養室設在一起,若承擔有繁殖任務的動物實驗室,其繁殖室應獨立設置。另外,在人、物的走向上盡量避免折返,采用單向流,由清潔端進入控制區,從污物端退出控制區。
如果動物實驗室內有多種動物試驗,除了滿足單一動物試驗所需要的條件外,還應考慮以下內容,不同級別的飼養室和實驗室分開設置,不同品種、同一品種不同品系、不同品種不同等級的實驗動物不得混于同一實驗(觀察)室內。同級別的飼養室和實驗室盡量集中,有條件的動物實驗室可以將不同級別的后勤區分開設置,也可以集中設置后勤區,分別配備相應的清洗、消毒和器具滅菌設施。
在區域布置中不僅考慮上述內容,還應綜合考慮凈化空調機房的布置和送回風方式,凈化空調機房應盡量靠近潔凈控制區。在凈化區的布置中還需留出適當的面積來滿足送回風的要求,動物使用的籠架應避開送風口,防止空調風直接吹到動物籠架上,回風口一般在房間的下方,動物籠架與回風口應保持一定的距離。
凈化區內各個房間面積設置是根據規模確定的。一種動物的飼養間面積以放置4-6個動物籠架為宜,房間面積約15-21m2,當超過6個籠架時,可設兩個飼養間,既方便日常工作管理也方便意外情況的及時處理。
隔離檢疫室的面積應能滿足外購動物批量的觀察。
動物實驗室外圍防護區
外圍防護區主要指實驗室建筑外圍的區域。鑒于實驗動物飼養的特殊性,外圍可能需要設監控設備、人員進出的控制、衛生防護帶等。如果設施內從事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動物實驗活動,須考慮設施的安保要求,以及一旦發生意外事故后對周圍控制區域、疏散和救援的需求。外圍的防護主要通過設置柵欄、圍墻等方式實現。鑒于景觀的需求,使用柵欄更顯人性化。柵欄不應低于2米,欄桿的間距不大于10厘米,欄桿要堅固、易于清潔。
此外,需要設置照明系統、報警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更高級別的防護包括地下的電磁場報警、紅外線報警和運動物體報警、低壓電擊等措施。防護區內一般不布置綠化,以免影響監控,同時也可減少昆蟲、老鼠等。為保證正常的外來服務,如郵件、送貨、訪客等,通過風險評估決定是否需要建設安檢、特殊通道、中轉站等措施。對控制區域應設置警示牌,避免無意闖入。對防護要求高的設施,應保證外來車輛不能靠近設施,距離保持至少30米。在外圍防護區,宜設專用的外部人員和車輛入口。
動物實驗室飼養防護區
飼養防護區設施基本的形態是由入口、走廊(或通道)、功能間和出口組成。走廊是連接各功能區的紐帶,各種通道發揮快捷、隔離、消毒等作用。實驗動物設施的特點是不相容的因素多,需要利用走廊和通道對不相容的因素作合理的安排。走廊的形式包括雙走廊、單走廊、U型走廊、環廊等。設施內部的安排應根據工作流程和利于控制風險的原則確定,此外,還要考慮工程可行性和日常維護的方便性,可以組成相對獨立的單元。
動物實驗室建筑防護區
建筑防護區主要指動物實驗室所在的實驗室建筑。實驗室建筑內有動物設施和其它設施之分,其它設施可以與動物設施有關,也可以無關;動物設施可以就是實驗室建筑的主體,也可以是其部分。需要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動物設施環境與實驗室建筑物內其它區域環境的相互隔離與相互關系,人員、動物、物料和廢物的進出路線。使用時,動物設施及其相關的設施宜集中布置,從事感染動物活動的設施需要單獨布置。實驗室建筑除主入口外,要考慮設置動物、大型設備和廢物的出口和入口。
出于安全考慮,必須評估和明確對門窗的性能要求。在合理控制數量的前提下,對門窗的大小、形狀、耐沖擊能力、耐火性、保溫性、光學特性等均要有要求。可能的風險來自于異常的氣候、自然災害、人為破壞、設備異常等,如,通風系統的異常可造成室內壓力急劇變化,造成門窗損壞。
在豎向布局方面,動物實驗室宜布置在低層,以方便運輸動物和物料。較大型的實驗動物設施通常有相對復雜的通風空調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常采用所謂“三明治”結構。這種結構的特點是設備維護方便,如果設計有備份系統,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連續工作,避免影響實驗活動。國內一些設施,將管道等放入設備夾層(吊頂),雖可以降低總層高和節省建設費用,但狹小的空間不利于維護設備和進行性能檢測,從長期來看,增加的維護費用、改造費用可能會遠遠大于當初節省的費用。此外,這類設施的可變性小,一旦相關的要求發生變化,可能面臨難以改造的風險。
上一篇:P3實驗室建設施工方案
下一篇:實驗室裝修要做好以下工作才省心